1月3日中午,記者來到了位于章丘區明水街道北部的呂家村,這是一個常駐村民達到1324戶,人口超過5500人的大村。
來到呂家村衛生室,就見到醫護人員還在為患者配藥、輸液,但是就診人數已經明顯下降。衛生室主任徐慎祿醫生在翻看就診記錄時告訴我們,從2022年12月17號開始他們衛生室9名醫護人員,就承擔起了全村70%人口的診療任務。
之前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衛生室超負荷運轉。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為讓村里的發熱患者就診更加方便,醫護人員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帶病上崗。很多醫護人員強忍身體不適為患者看病,辛苦疲憊卻不曾有一絲疏忽和抱怨。
隨著疫情的緩和,村民的就診時段都集中在了上午8點和下午4點以后。本以為醫護人員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但是他們在匆匆結束午餐以后,又和村兩委的工作人員來到村五保戶和一些獨居老人家里進行上門問診。
為村民上門問診完,他們還要趕回衛生室迎接下午的工作。這次疫情中,很多村民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選擇就近在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室就診,這也顯示出村衛生室、診所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網底作用。
在之前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為滿足群眾居家和就近看病的就醫需求、保證患者無需長時間排隊,可以隨治隨走,村兩委不僅主動擔責為村中大部分五保戶家庭送去退燒藥、感冒藥,還主動幫助村衛生室解決了最為重要的醫療物資的問題。
晚上10點,忙碌的一天終于結束,但明天或許還會如此忙碌,呂家村的衛生室又會迎來不少患者。馬上過年了,守護村民的健康,做他們健康的守門人,是鄉醫們此時此刻最大的責任,他們將堅持到底。
(編輯:胥曰波; 責任編輯:鄭富強; 終審: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