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第三天,濟南的大街小巷還留有跨年的余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癥醫學科ICU三病區卻是另一番景象:專業護師在走廊忙碌地來回小跑、主任醫師一刻不停地巡視著各個病房、患者家屬在隔離門外焦急地踱步、躺在病床上的危重癥患者期望著重獲健康……重癥醫學科,又名ICU,是醫護人員共同守護的“生命之門”,是最為重要的生命防線區。
重癥醫學科ICU三病區,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于2022年12月12日臨時籌建的“安全線”。如今,該病區設有20個床位,51名專業護師對危重癥患者進行特級護理,20位醫生竭盡全力救治病人……他們,與死神爭分奪秒,用專業的醫學知識和從醫經驗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
時間飛速流逝的ICU病區,24小時不間斷治療危重癥患者
“床位準備好,抓緊把呼吸機拿過來,病人馬上就來?!?日上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助理韓輝正指導醫護人員接納從肝病科轉來的危重癥患者。片刻后,病區大門被推開,患者被轉移進病房內?!?、2、3,一起抬!”隨著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病人被轉移到病床上,此后便是連接呼吸機等繁瑣流程,一切準備妥當時間已過去半小時。
“前期工作可以理解為‘評估’,只是第一輪操作。我們要觀察病人反應,再做出精細調整?!表n輝介紹,臨時籌建于去年12月12日的ICU三病區,主要用來搶救處于危重癥狀態的患者。小到喂藥、擦身、基礎治療,大到氣管切開、血濾、使用ECMO技術(體外膜氧合器,主要用于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ICU病區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防線區。
韓輝介紹,由于危重癥病人免疫力較低,為降低感染風險,家屬暫時無法進入該病區。同時,為了便于配合呼吸機,病患多處于鎮痛加鎮靜的狀態?!斑@也意味著,醫護人員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觀察每位病人,時刻緊盯器械確保病人生命體征,一旦出現休克、低氧等狀態立即進行救治。目前,ICU三病區內的18個病人中,有14名病人使用了呼吸機?!?/p>
在ICU病區內,時間流逝的飛快,有時一場搶救便會花去大量時間?!氨M管ICU三病區是臨時籌建的,但我們的醫護人員有很強的默契。大家各司其職,目的只有一個——將病患從危重癥的死亡線上拉回來?!?/p>
第一批援鄂醫護再上“前線”,在ICU病區“連軸轉”半個月
3日上午9點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癥醫學科ICU三病區護士長郭丙秀正小跑著在病區走廊內巡查。安靜的走廊、沉重的呼吸聲、滴滴作響的醫療器械…這樣的環境郭丙秀早已熟悉,盡管長時間站立讓她的腰部有明顯不適,但她仍未休息。檢查完各個病床的儀器后,又忙著調整護師們的班次。
2022年12月19日前,郭丙秀還是ICU二病區的醫護人員。為擴大危重癥病人收納量,ICU三病區臨時籌建,有著20年重癥醫學科工作經驗的郭丙秀被臨時抽調過來。盡管每日的標準工作時間為8小時,但郭丙秀和同事們基本沒有正常時間下過班。床旁血濾機、呼吸機還連接著病人的身體,作為護士長的她需要為新到病區的醫護人員培訓這些醫療器械的使用方法。
“大家基本上都陽過了,一般是休息三五天就立即返崗”,在溝通時,郭丙秀還時不時發出咳嗽聲,至今未痊愈的她已在崗位奮斗了半個多月。事實上,在病區內工作的醫護人員,對“陽了”這一詞匯早已無比熟悉。但即便是下班后,郭丙秀的手機也保持著暢通,以便可以接到同事在緊急狀態下打來的電話。
“2020年援鄂去往黃岡時,我就抱著能拉回一個是一個的心態,現在我依然秉承著初心?!惫愀嬖V新黃河記者,此前她曾作為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成員,在黃岡與新冠病毒斗爭了57天。如今的她,仍堅定地保持著作為醫護人員的信念。
一個夜班搶救三名病患,援疆“硬核”醫生陽后三天返崗
在重癥醫學科ICU三病區,不斷忙碌還有抽調自各個科室的“硬核”醫生。此前曾參與山東省援疆醫療隊的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醫生張源,便是其中一員。
2022年10月11日,張源奔赴新疆參與醫療馳援,于12月底返回濟南。隨后,他便一頭扎進了重癥醫學科ICU三病區。在經驗豐富的張源看來,該病區屬于一處“綜合ICU”?!氨M管我之前也在重癥監護室,但這里的病患以中老年人為主,心肺功能較差,病情更加嚴重,治療程度也更高?!?/p>
由于長期的疾病會導致病人出現心臟驟停等意外情況,在ICU三病區內,搶救也成了“家常便飯”。張源回憶,一次時常較短的搶救,也要花去20分鐘到半小時的時間?!坝袝r遇到比較棘手的情況,我們的搶救甚至會花去一兩個小時?!边M入ICU三病區后,張源最為忙碌的一個夜班,曾連續搶救了三名危重癥患者?!懊恳淮螕尵榷际菫榱送炀炔』嫉纳?。不夸張地說,不論晝夜,大家的神經都是緊繃的?!?/p>
盡管在醫院里的張源不斷救助著危重癥患者,盼望著他們能恢復到健康狀態,但他的家屬如今還處于生病的狀態?!拔业母赣H、母親有些基礎病,最近還在發燒,岳父、岳母也都是陽性?!睆堅刺寡?,援疆返回濟南沒幾日,他就“陽了”,3日后他便返回崗位工作。此后,他家中的親屬也呈現陽性,但由于工作較忙,張源始終沒能抽出時間來照料親屬?!暗啾菼CU病區內救治的患者,我們的狀況要輕很多,有很多同事也帶病堅守在崗位上?!?/p>
專業護師主動支援ICU病區,盼望自己能生出“分身”
在重癥醫學科內,危重癥患者由于疾病負擔已無法行動,此時便需要專業護師進行護理。為避免病患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出現壓瘡,護師每隔2小時便需要為病患翻身。面對大便失禁的病人,護師也需要耐心清理排泄物,隨后幫其擦拭身體。
今年37歲的武熒熒,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腎內科的專業護師。2020年初,她作為山東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隊員,駐扎湖北省人民醫院馳援59天。彼時,為了便于穿戴防護服她剪去了長發。如今,她來到ICU三病區進行支援,主要負責值班、配藥等精細工作。
“因為我之前有過援鄂經驗,加上在腎內科工作會操作床旁血濾機,所以來支援了?!蔽錈蔁山榻B,原本護師的工作時間為8小時,但由于ICU病區極為重要,醫護人員往往工作十一二個小時才下班,每日的吃飯時間則壓縮至10分鐘?!爸灰哌M病房,就能發現有需要優化的事情,有停不下來的活?!?/p>
在武熒熒看來,馳援重癥醫學科可以積累更多護理經驗,學到更多從醫知識?!澳壳跋掳嗪?,我們也有系統的重癥監護培訓,例如操作呼吸機等等。在醫療資源較為緊張的當下,每個醫護人員都希望自己能有‘分身’,學會更多本領挽救病人生命?!?/p>
ICU三病區的大門外,是急切等待的家屬。他們眼含熱淚,期盼著親人重獲健康。三病區的大門內,是響應號召臨時組建卻無比默契的“硬核”醫師團隊。他們或疲憊,或辛勞,或有生病的家屬,或為醫患狀態擔憂。但毫無疑問,他們秉承著同一個信念——守護患者“生命之門”,讓他們能夠充滿希望地照耀2023年的陽光。
(編輯:胥曰波; 責任編輯:曲蕭琳; 終審:孫佳音)